中共大庆市委 大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意见
(2017年9月9日)
大庆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经过58年开发建设,已经进入原油产量战略调减期,转型发展任务尤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庆就是全国的标杆和旗帜”,省委书记张庆伟要求大庆“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交给大庆的政治任务,顺应全市人民的共同期盼,确保各项工作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更好担当起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实现全面振兴的蓝图愿景,特制定本意见。
一、现实基础、发展定位和战略目标
当好“标杆和旗帜”,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是大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任务和总抓手。总的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和省委对大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十届人大一次会议决策部署,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着力重构产业、重组要素、重聚动能、重塑环境,推动经济、城市、生态、体制、社会治理加速转型升级,奋力走出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新路子。
(一)现实基础。目前,大庆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资源性矛盾突出,产业结构偏重、民营经济偏弱、创新人才偏少问题亟待解决,由此衍生的经济增速减缓、传统动能减弱以及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环境欠账较多、保障和改善民生压力较大等客观困难交织叠加,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立足原油产量处在战略调减阶段、接续产业处在初级培育阶段、改革创新处在集中攻坚阶段、城乡发展处在融合初级阶段的市情研判,尽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但着眼内外部环境的新特征、新趋势、新变化,大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有基础、有条件、有动力。国家政策红利带来历史性机遇。“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哈长城市群建设,以及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利好政策叠加,特别是国务院给予大庆优先支持设立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和示范园区、优先支持在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试“两个优先”政策,鼓励创新发展、率先突破。转型发展实践取得阶段性成效。大庆接续产业主体骨架基本构建,新产业形态、新发展动能和新增长领域加速涌现,非公经济、地方经济贡献率持续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创新驱动力、民生保障力在全省乃至东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区域竞合发展提供公平性机会。城市群发展大背景下,区域利益共同体加速构建,各种资源集成流动配置,大庆在承载前沿产业、吸引优质要素、集聚高端人才等合作性竞争中,面临更多均等化机会。多样资源潜力蕴含成长性空间。大庆农牧资源、生态资源、可再生资源和化石能源富集,组合式开发优势独具,特别是驻庆央企原料、设备、人才、技术、管理等优质资源资本资产溢出转化潜力巨大。优良发展生态凝聚创造性因子。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激发不竭动力,政治生态清明清正,地企之间同心同德,社会环境亲商重商,干部群众善作善成,全市上下和衷共济、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热情高涨。
(二)发展定位。紧紧围绕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核心要义,把握世界经济的联动性、包容性,顺应区域经济的一体性、融合性,突出大庆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旗帜性,着力打造“三个城市”: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市,在全球视野中彰显大庆的石油底色、资源优势、开采技术和石化产业特色,在国家生产力布局中打造大庆的产业高地、战略要地。中国新兴的高端制造城市,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产业体系,在国家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架构大庆的创新航图、智造版图。中国绿色生态典范城市,推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并进,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树立大庆的实践模板、示范样板。
(三)战略目标。对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三步走”战略,实现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总体构想,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战略目标为“三步走三级跳”:
到2020年:经济增速在“十三五”期末实现与全省同速,地区生产总值在结构调整优化中突破3500亿元、力争重返4000亿元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位居全国资源型城市前列。非公经济比重达到48%。企业创办、国企改革、金融征信、民生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建成区发展能级、城市内在品质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生态环境、居住环境、社会环境更加优良。建成全市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5年:资源要素全面激活,发展方式显著转变,构建起强力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多元产业体系,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非公经济比重达到55%,推动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城市区域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进一步增强。社会事业和民生质量东北地区领先,城市综合实力进入全国资源型城市前列。
到2030年:体制机制充满活力,发展外向度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跨入国内8000亿元“城市俱乐部”,非公经济比重达到60%。城市综合承载力、包容度和美誉度国内一流,绿色福利、民生福祉大幅提升,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两番,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
二、主要任务
遵循资源型城市客观发展规律,围绕“三步走”战略目标,真抓实干、攻坚突破,着力抓好经济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体制转型、社会治理转型5个方面30项重点任务。
(一)加速推动能源主导的单一型经济向多元综合型经济跨越升级,争当经济转型排头兵。聚焦经济建设中心,围绕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头五尾”、实现“五个要发展”,以能源产业为支撑,坚持能源稳市、油化兴市、工业强市,突出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从国内有总需求增长空间、大庆有鲜明供给优势的产业领域发力,振兴实体经济,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和培育5个千亿级、5个超五百亿级的“雁阵式”产业板块。
1.稳定油气板块。支持大庆油田多采外油、深挖新油、争取俄油,持续稳固石油工业“压舱石”地位。固本强基、转型升级,立足本土、开拓海外,把油气经济圈向外围辐射、向海外拓展,构建“稳油增气”新格局。做好常规油气资源开发,积极向泥岩油、页岩油等非常规领域进军。将加快发展天然气产业作为本土油气业务重点,强化稳产增输、提质增效,建成东北地区最大天然气生产基地、储备基地和协调枢纽。到2020年,大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
2.做强“油头化尾”板块。争取庆油留一块、谋划煤头增一块、俄油俄气补一块、优化工艺调一块、海上运输换一块,多元化打通“油头”路径。争取提高本地原油资源就地转化率的同时,推动俄油俄气资源本地深加工,力争500万吨俄油加工指标落地。中直、混改、民营3支力量共同发力,多链条延长“化尾”路径,围绕C1-C5产业链,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产业、精细化学品产业两个百万吨级和特色橡塑产业一个五百万吨级的产业集群,逐步实现大庆石油化工由燃料型向材料型转变、初加工向精深加工转变、单一产品向全产业链转变。推动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改扩建项目2019年9月实现中交,大庆联谊550万吨重油催化热裂解项目投产。建设龙头化工项目,集聚形成芳烃、烯烃精深加工企业集群。到2022年,全市炼油加工能力提高到2120万吨,乙烯产量达到177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到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建成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东北地区重要的乙烯和芳烃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油田化学品生产基地。
3.做大汽车板块。加快发展汽车制造产业,力促大庆沃尔沃增型扩产,新上基于SPA平台的沃尔沃90、60系列新车型和新能源车型,引进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品牌和新能源汽车落户大庆。围绕整车生产配套,重点发展发动机系统总成、底盘系统总成、车身系统总成、电子系统总成、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车桥、自动变速器等汽车零部件产业。到2020年,汽车产量达到15万辆。到2025年达到20万辆,其中新能源和混动汽车产量突破10万辆,汽车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2000亿元,建成世界知名的汽车生产基地和中国北方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
4.扶持电子信息板块。以互联网手段、云计算架构、大数据支撑,汇聚一批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加工、应用等中小企业,培育一批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消费、信息制造等领域新兴业态。推动映奥新一代显示屏项目2021年全部投产。依托高端新型显示和功率半导体产品,拓展带动电子信息产业链条,集群式培育引进关键电子材料、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新型元器件、高效储能等产业。到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新的战略增长引擎。
5.升级中高端食品板块。培育壮大绿色生态农产品品牌,集群式引建龙头型加工企业,扩大中高端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供给,建设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放大中以农业合作园区的国际合作模式,推动国际前沿技术与大庆农牧资源嫁接转化,吸引战略投资者建设“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链条项目,研发生产“庆字号”绿色食品、健康食品、有机食品和功能食品,抢占国际国内中高端消费市场。到2020年,培育中国驰名商标、省级著名商标10个以上。到2025年,食品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
6.打造新能源板块。加快推进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通过资源换项目、换市场、换产业,建成一批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能源装备制造全产业链项目。支持利用工业园区、商服、居民住宅等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加快推进温室农业、旅游开发、城市供暖等领域的地热能利用。到2020年,新能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力争到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
7.推进新材料板块。顺应轻量型、复合型、智能型材料应用趋势,建好碳纤维制造等领衔项目,打造高附加值高竞争力的化工新材料、电子新材料、金属新材料、生物新材料、工程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一批全国领先的龙头企业。2025年,新材料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00亿元,建成全国知名的新材料研发基地、国际一流的新材料生产基地。
8.提升现代农业板块。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优玉米种植,增加水稻、杂粮等优质粮食作物以及汉麻、果蔬、花卉、中药材等高值高效作物种植,支持发展林业生态经济。创新农产品供给方式,培育立体农业、航天农业、智慧农业、认领农业和众筹农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围绕产销互动、两端共进,通过定制营销、互联网营销、品牌营销、合约营销等新方式,实现现代农业全链发展、梯次增值。实施“两牛一猪三禽”工程,发展特色水产养殖,壮大生态型、循环型、绿色型畜牧水产业。到2020年,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现代农业销售收入实现500亿元。到2025年,现代农业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建成全国先进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9.做优现代服务业板块。适应健康性、时尚性、娱乐性消费强劲增长新趋势,大力发展新零售、新物流、新旅游、新文化产业。优先发展金融、物流、科技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以推动全域旅游为牵动,发展工业游、冰雪游、湿地游、温泉游、避暑游等旅游产业以及健康养老等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培植工艺美术、体育运动、文博会展、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数字内容等文体产业,加快发展休闲经济、康养经济、餐饮经济和生态经济。到2020年,建成引领黑龙江西部服务业发展的区域中心。到2025年,现代服务业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打造东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10.培育新经济板块。抢抓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交叉融合。引入培育5G通信、量子通信、人工智能、增材制造、虚拟现实、分享经济、创客经济、平台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到2020年,细分行业实现嫁接全球价值链、创新链高端,新经济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力争到2025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建成辐射东北的信息经济示范区。
(二)加速推动传统矿区型城市向现代都市型城市跨越升级,争当城市转型排头兵。着眼城市群发展趋势,用现代都市格局规划建设城市、国际一流水准经营管理城市。
11.集聚扩大城市人口规模。立足城市可承载,着眼长远可持续,通过拓展城市框架、创造就业机会、提升城市功能等路径,快速集聚城市人口和多层次人才。按照每平方公里1万人的通行标准,到2020年净流入10万人,到2025年净流入25万人。
12.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建设国际航空口岸,打造以对俄为重点的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松肇铁路,向北延伸让通铁路,打通铁路交通瓶颈,实现与更大区域互联互通。推动肇源新港基础功能扩容升级,推动沈铁内陆港与辽宁海港联运对接,构建区域性、国际化水陆交通体系,参与更大范围经济循环分工。
13.提升城市内在品质。突出地处“哈大齐工业走廊”中心和进入“哈长城市群”的区位优势,着眼现代化、生态化、功能化,地企联手谋划城市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规划,确保城市建设既有品质品位,又有风格特色。全域推动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建立“双修”项目储备库,建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骨干网络,完善城市道路指示和门牌标识系统,推动城市广告、城区道路、慢行交通、停车泊位、物业管理、老区环境和供热、燃气、排水系统等重点领域升级。
14.推进城市市场化运营。探索资产证券化、PPP等市场化方式运营城市优质资产,推动政府非办公类资产和企业经营性资产向创造财富的生产部门配置。加快城市维护管理市场化步伐,到2020年,环卫保洁等领域市场化作业全覆盖。
15.建设“智慧城市”。依托华为云计算中心等平台,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建设共享开放的政务信息资源支撑体系和跨部门的智慧综合应用体系,构建覆盖全地域、全行业的智慧管理平台,建设“云上大庆”,在数字化、网络化、移动化、智能化上走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前列。
16.缩小城乡二元结构差异。加快缩小城乡之间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承载、人居环境等方面的差距,努力补齐短板、促进均衡。逐步建立统筹城乡的户籍、就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等制度体系,消除农民市民化的制度性壁垒。引导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创业,培育更多新供给侧主体。
17.壮大县域经济。坚持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为牵动,引导龙凤区、让胡路区和萨尔图区“退二进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支持红岗区、大同区完善生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推动四县做强特色主导产业。探索市域内人才引入、校地合作、“飞地”经济等新模式,确保县区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于全市地方经济增速。到2020年,县域经济比重达到25%以上,成为全市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三)加速推动粗放消耗型生态向绿色低碳型生态跨越升级,争当生态转型排头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培育绿色产业,建设绿色城市,发展绿色民生,成为全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典范。
18.构筑区域生态安全机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倡导建立哈大齐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机制,推动环境政策协同、环境法规协同、环境标准协同、环境治理协同、环境效应评估协同,创造资源型城市生态系统修复、环境污染管控、环境质量提升、能源资源利用、生态文明建设等问题解决的大庆实践方案,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19.治理修复生态环境。强化生态红线管理,全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和监管,建立生态资源损害补偿机制和产业准入生态环境影响负面清单,稳定环境容量。加大跨区域水体治理、土壤污染修复、土地盐碱沙化治理等环境问题的修复。多管齐下推进湖泊治理、水系联通、生态补水,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并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塑造绿色空间。巩固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创建成果,保持组群组团布局、快速通道相连、绿色空间相隔、湖泊水系相通的城市特色和风格风貌。稳定并提升森林、湿地、草原、绿地构成的生态资产总量,构建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景观公园、社区休闲公园等生态层级体系,以及绿色廊道、绿色区块、绿色组团等多维生态空间。
21.倡导低碳生活。提倡绿色低碳消费方式,创新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建立城市轻轨、公交车、出租车、免费单车、新能源汽车共同架构的低碳交通体系。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推进老城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新型环保建材。在供热、供气管网覆盖不到的城乡结合地区和4个县推进洁净煤、新能源或再生能源使用。
22.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探索创新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路径,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依靠创新驱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废物排放明显减少,加快构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
(四)加速推动相对内向型体制向纵深开放型体制跨越升级,争当体制转型排头兵。用全面深化改革的思维和办法,研究破解事关大庆转型发展的关键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活力。
23.加快构建驻庆央企与地方的新型生产关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设立可持续发展准备金。深化驻庆央企改革,全面完成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争取通过适度调整驻庆油化企业所得税分享政策,建立持久稳定、自然增长、充分保障的运转机制。探索地企融合机制,发挥各自优势推动技术创新、招商引资、共建园区、混合所有制改革等领域深层次合作,成批量推进油化关联配套企业注册地方、实力民企参与关联配套产业发展。
24.做强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坚持市场化路径优化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引入国际一流的专业化公司,企业化运营两个国家级园区,在产业项目引建上实现重大突破,并通过国家级园区辐射带动省级园区成长壮大。到2025年,引进国际企业集团总部或地区总部、展示中心、研发中心、营销中心、财务结算中心30家以上,高新区综合实力晋升全国前30位,经开区综合实力晋升全国前50位。
25.用好域外域内两种要素资源。推动大庆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力促以对俄经贸为重点的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与广州开展务实对口合作,探索区域合作新模式新机制,吸引南资北移、承接产业转移。扩大与国际国内友好城市的经济、教育、文化、艺术等深层次交流,与哈尔滨、长春、沈阳等哈长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建立城市联盟。与安达合作谋划打造产城一体的经济区,推动轨道交通和城市公交互通、“三供两治”基础设施互联,形成同城效应。强化招商引资,年均引进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和民营500强企业3户以上。
26.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做优。鼓励非公企业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发展非公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鼓励民间资本通过特许经营、PPP等方式进入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领域。制定民营企业投资领域和产业目录,支持民营企业围绕主导接续产业,投资建设石化下游、装备配套、食品加工、电子商务、旅游养老等产业项目,力促民营经济大发展、快发展。到2020年,全市非公经济总量突破1900亿元。到2025年,非公经济总量达到3300亿元。
(五)加速推动单向管理型治理向协同互动型治理跨越升级,争当社会治理转型排头兵。对标全面小康,对表民生需求,对焦问题短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夯实民生基础,建立适应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
27.建设幸福大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城、产、人共融共进,着力打造“宜商的创业环境、宜业的市场环境、宜居的生活环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所有贫困县、贫困人口如期脱贫。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每年新增市场主体5万户。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围绕补短板、突出精准性,推动公共服务均衡覆盖。
28.建设信用大庆。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公安司法、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电子商务、政府采购及招投标、交通、金融、税务、价格等全领域的信用体系。建立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形成褒扬和激励诚信行为机制,对诚实守信主体给予奖励。加大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力度,对企业制假贩假、偷逃贷款、恶意逃税、违法排污等失信行为进行常态化采集和跟踪打击。
29.建设法治大庆。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加强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法治文化在大庆深入人心、成为自觉。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公安改革和司法行政改革,推动科技应用与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度融合。实施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基层自治、社会共治、地企联治的社会治理机制,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四级综治中心”实体化、规范化建设,有效预防化解管控各类矛盾风险,确保社会和谐安定。
30.建设文明大庆。传承城市精神,高高擎起大庆精神这面红旗,融入新元素、赋予新内涵、激发新活力,深挖人文价值、厚植人文根脉。提升市民素质,引导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陋习、除积弊,推动知荣、明耻、重礼成为全民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弘扬新风正气,倡导忠诚担当、创新开拓、追求卓越、开放包容的新风尚,凝聚形成全社会推动再创新业、全面振兴的强大合力。
三、保障措施
实现“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目标,落实经济、城市、生态、体制和社会治理跨越升级的各项战略任务,必须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大力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采取超常规措施,举全市之力咬定青山不松劲、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坚持识变、求变、应变,从思想、思维、思路层面破题,摆脱路径依赖、方法依赖,着力解决受旧观念束缚裹足不前、不愿去试不敢去闯、找不到突破方向、拿不出创造性举措的问题。二是坚持以全市党政机关的思想解放带动基层和群众解放思想,在对待新理念新事物、运用市场化办法、推进重大改革、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等方面探索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三是坚持发展需求导向,采取务实管用的办法,根除本领不足、劲头不够、标准不高、不遵规则、不守纪律、不敢担当的顽症。四是坚持“三个区分开来”,健全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传承“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优良传统,培育“政务工匠”,大张旗鼓选树先进典型,给思想解放的实干事者撑腰,让因循守旧的无为者“下课”。
(二)加速释放政策红利。一方面,要深研细落国家政策红利。重点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东北振兴、中蒙俄经济走廊、哈长城市群、中国制造2025、深化国企改革、油气改革等7个重大政策,明确大庆可承接的任务清单、能对接的项目清单,倒排时间,确保落地生根。全力争取产业衰退援助基金、增加原油加工量和石化原料、混改主体培育、未来产业布局等事项大见成效、见大成效。另一方面,要激活兑现地方政策红利。制定更具竞争力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人才政策,出台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完善升级人才优惠政策,做大产业投资基金规模,结合当前发展急需探索制定支持新业态新模式、中小企业发展、跨地域土地占补平衡、科技成果产业化等领域的特惠政策,吸引集聚优质要素,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三)打造协同创新体系。一是构建共生发展的区域创新机制,着眼哈长城市群、立足哈大齐绥、链接国际国内石油资源型城市,建立城市间的创新协作体系。集成放大大学、科研机构等创新资源优势,依托哈尔滨高新区、大庆高新区、齐齐哈尔高新区共同创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二是构建集群联动的产业创新机制,推动产业跨界融合,建立起主导产业间的有机联接,打造点、线、群、网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形成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的整体效应,推动“化尾”、汽车等重点产业进入全球创新链、价值链高端。三是构建驻庆油化大企业、地方龙头企业牵动的企业联盟创新机制,通过资源共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搭建同行业的企业联盟,建设一批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级创新实验基地,形成企业集群创新生态。
(四)聚集吸引优秀人才。既要引育高端人才,也要大力培养创新型、技能型人才。一要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施高层次和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全职或柔性引进高层次领军科技人才,鼓励带专利、带项目入庆转化。探索建立短期兼职、长期聘用、咨询顾问等引才机制,推进驻庆央企、高校和区域创新人才资源共用共享。二要壮大高端企业家队伍。鼓励本土企业家革新经营管理理念,围绕化工、汽车、食品加工等产业急需,引导企业聘任精英高管,优化提升本土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向现代企业转型。三要壮大技术工匠队伍。推进所有市属职业教育学校“双元”制改革,全部建立学校和企业双主体办学、双主体育人、双导师指导、双元评价的长效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无缝对接、与产业紧密衔接。四要壮大创业带头人队伍。组建线上产业研究院,创办大庆创业公开课,培养优秀的创业经理人、经纪人团队,放大创业带动的乘数效应。五要壮大年轻干部队伍。遴选懂经济、懂产业、懂金融、懂项目的优秀年轻干部到企业、产业园区、基层、重点项目和经济职能部门实践锻炼,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五)优化再造发展环境。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以更大力度支持企业转型创新、加快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一要推动企业减负成效明显改善。全面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革除与行政审批相关联的寻租权力和不当利益,建立收费项目和标准清单,严禁任何部门、任何单位清单外收费,坚决斩断“向企业乱伸的手”。二要推动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改善。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革新行政审批方式和流程,推广多证合一、多评合一、多图联审,在高新区、经开区建立行政审批局,全域实施项目承诺制。三要推动政府服务质量明显改善。按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标制定大庆在开办企业、办理建设手续、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等方面的服务优化措施。四要推动市场经济秩序明显改善。创新行政监管机制,扩大联合执法和综合监管,推动数据监管、云上监管,重点管方向、管政策、管引导、管评价,坚决整治、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六)营造氛围形成合力。一要确保责任到位。成立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大庆市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工作领导小组,由市级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细化制定各路工作方案,明确具体时间表、路线图、任务单,做到层层落靠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二要确保落实到位。全市上下要找准位置、迅速行动起来,不当局外人和旁观者,快干、真干、实干,力争每项工作的每个节点、每个阶段都有新变化、新进展。三要确保督查考评到位。实行量化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和干部提拔任用挂钩,开展月度、季度、年度督查,打分排名、公开公布,倒逼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以年保长远。四要确保社会动员到位。建立面向全社会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转型发展实践,形成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生动局面。
全市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对大庆的新指示新要求上来、统一到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以分秒必争的紧迫感,以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以抓铁有痕的工作实效,为奋力开创大庆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新局面、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